央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近期,不少婴幼儿“中招”呼吸道合胞病毒,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儿还进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目前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尚无特效药,不过有一种能起预防作用的抗体——尼塞韦单抗,它能有效阻止病毒对呼吸道的侵袭。
正因如此,尼塞韦单抗最近成了家长圈的热议话题。很多家长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它被称作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预防针”,就认为所有宝宝都该接种。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到底哪些宝宝才真正需要用尼塞韦单抗进行预防?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很容易通过飞沫以及亲密接触传播。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田曼介绍,近期医院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阳性率首位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很多都是出生不久的婴儿。
田曼说:“呼吸道合胞病毒一般是2岁以内的孩子高发,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孩子,大多数儿童在2岁之内都要经历过一次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它的重要特点是高度的传染性,往往一波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流行以后,我们的门诊量会迅速增加。”
患者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一般有流涕、鼻塞、咳嗽、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冠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感染者1到2周可自愈。
“大部分人感染了病毒以后,临床表现就像感冒一样,一到两周的时间就有好转。一些婴幼儿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后,往往症状会更重一些,比如反映出来呼吸急促,甚至是喘鸣音、呼吸费力、反应差、精神萎靡等症状。一旦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还是需要立即就医的。”王冠说。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孟翠萍介绍,临床上目前尚无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她和记者说:“没什么特效药物,我们只是对症治疗。如果有气喘、憋气这些症状,我们就会缓解气道痉挛,进行雾化,给一些止喘止咳的口服药物。如果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话,我们就会给患者吸氧,其实是针对症状来治疗。”
为了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上周,山东济南的成女士带着刚满10个月的宝宝,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孩子完成了尼塞韦单抗的接种。成女士说,在网上有不少关于尼塞韦单抗“预防针”的讨论,因为接种价格需要两三千元,也会有家长犹豫是否为孩子接种。
成女士说:“因为我最近在各个网络站点平台上刷到特别多这种帖子,看得我还挺焦虑的。他们基本上最后的结论都是说打一下比较好。所以我就图个放心,就给我家宝宝也打了。”
尼塞韦单抗是目前我国唯一获批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预防手段。田曼介绍,不同于我们常说的疫苗,尼塞韦单抗其实就是一种长效单克隆抗体,它可以为接种对象提供长达5个月以上的保护性作用。
田曼说:“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打进去以后,肌体就被动补充了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抗体。当感染了合胞病毒以后,这个抗体能够迅速把病毒包围,让病毒失去或者降低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打了尼塞韦单抗不是完全让患者不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最大的功能就是预防重症或者减轻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尼塞韦单抗适合全部年龄段的儿童接种吗?实际上,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范围,尼塞韦单抗接种对象为即将进入或出生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的新生儿和婴儿。首次面对病毒流行季,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接种对象通常是不满一岁的婴幼儿。受访专家觉得,对那些健康且已经安全度过第一个流行季的宝宝,通常不需要注射。田曼表示,家长们应保持理性,充分尊重专业医生的意见。
田曼说:“对于生长发育正常的,平时的抵抗力都比较强的,不一定要打。它价格相对较贵,每个孩子都去打,不符合卫生经济学。但是对于早产、免疫功能有缺陷或者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这一些孩子,我们提议最好要打合胞病毒的单抗,因为这一些孩子一旦感染,可能会引起重症。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预防就很重要。”
专家建议,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应以物理阻隔为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此外,换季时要注意保暖;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升儿童自身免疫力。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近期,不少婴幼儿“中招”呼吸道合胞病毒,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儿还进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目前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尚无特效药,不过有一种能起预防作用的抗体——尼塞韦单抗,它能有效阻止病毒对呼吸道的侵袭。